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生活 > > 正文
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:警惕“隐匿”胃肠间质瘤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 精选

2023-04-18 17:12:47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: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18日电 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“癌症防治·全面行动——全人群·全周期·全社会”,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正确认识癌症、积极防控癌症。

图为张军为患者问诊。受访者供图

近年来,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,在十大高发癌症中,胃癌、结直肠癌、食管癌、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。在消化道肿瘤中,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胃肠间质瘤,患者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实现根治;一旦患病没有及时治疗,肿瘤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。

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,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,多见于50-70岁的中老年人,国内每年约有3万名新诊断的患者。该肿瘤起病具有隐匿性,患者往往发现于疾病晚期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。早期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,后期随着瘤体的增大,患者才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黑便和贫血等,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,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。

胃肠间质瘤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根治,部分晚期患者因为错过了手术机会,只能服用靶向药,但耐药是个老大难问题。晚期、有转移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,无进展生存期为20-22个月,即一般不到两年就会复发。一旦复发,就要使用二线、三线的治疗药物,但患者很快会出现耐药,一度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。

过去20年里,已经有多款靶向药物相继获批,部分患者通过服药甚至带瘤生存近20年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张军表示,“瑞派替尼是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推荐的四线标准疗法,主要针对在经过一线、二线和三线靶向药治疗后无药可用的患者。如今瑞派替尼已被纳入医保,能为四线患者带来生存新希望,助力其减轻经济负担,坚持规范治疗。”

今年3月起,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落地执行,包括多种消化道肿瘤药物,其中就有针对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瑞派替尼。纳入医保后,药品降价约60%,在此基础上,不同医保类型的患者还能获得不同比例的医保报销。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例,重庆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为88.4%,居民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在49.5%-67.5%。目前,职工医保的患者每月最低只需自付不到1800元。

“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从确诊、手术到靶向药物治疗、耐药、换药,部分晚期患者会经历多次复发、多次治疗。过去,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线药物,患者在治疗上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。”张军介绍,如今在靶向药物时代,接受规范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,胃肠间质瘤有望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,“希望患者增强健康意识,一旦确诊胃肠间质瘤,建议到大型医院开设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治疗,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。”(完)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极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